【一所沒有圍墻的學校】
桃園的冬天實在好冷,現在我的手凍僵了,但是我還是想把心情寫出來,因為在14年來冷最久的一個週末,我得到了一個找尋很久的答案.....
星期天早上因為太冷了,我賴床了哈哈。週末的日子以往不是睡到自然醒,還是睡到自然醒。但今天的我不能再睡了,因為要準備出門送愛心!
出發前一天晚上,我問了一個朋友問題,而他這天晚上是準備行李要出發為期一個禮拜的營隊。他平常週末幾乎都會去擔任志工,甚至有在規劃年中之後要離職去西方國家做國際志工。我問他,你做那麼志工活動,有哪些收穫或是心得?其實問題的背後是想問他,你做這些對自己有什麼幫助?
星期天的下午時分,我與很多朋友在一起做佛跳牆與發糕,因為過年快到了,想給育幼院的孩子一個喜氣洋洋的感覺。還記得上次端午節送給育幼院香噴噴的素粽,當天晚上看到每位小朋友一手素粽大口咬下的那滿足的表情,實在融化每人的心。
2018第一次來育幼院,就算天空不作美,但每個人不知怎麼的嘴角都是微笑的。當義工媽媽接下滿滿一大蒸籠的佛跳牆,嘴裡道盡感謝之情,我們心裡都想著,這點微薄之力可以幫助到孩子,而您們是天天來這幫忙,您們才是辛苦了!
在等待和創辦人林伯伯見面的時候,也有機會看到來幫忙的叔叔阿姨們,與他們聊聊天。他們平常工作繁忙,也會固定抽空在六日來陪伴孩子,這讓我想到我朋友,不知道他是否也是擔任這樣的角色。
每次最期待就是與創辦人林伯伯聊聊天,他放下了各種社會給的名利頭銜,在一次任職校長時期,看見了那些因為資格不符、無法受到政府補助的家庭,無法供給子女良好的教育環境,伯伯認為這些孩子才是社會中最辛苦、需要幫助的對象!因此毅然決然創辦此育幼院,供給0-18歲的孩子吃住。
孩子們在一個沒有圍牆的院區跑跳玩樂,在最接近大自然的地方生活著。他們自己洗衣服、自己洗碗、輪流打掃環境,長大一點的孩子負責帶領年幼的孩子學習打理自己,每天4:30起床、準時9點入睡,六日晨跑6公里。在這裡健康成長的孩子每年都會去挑戰百岳,而聽到這,想起冬天一到只能往棉被塞的我有點不好意思,是否也要開始跑步練體力了!
尤其伯伯分享的一段話,最讓我印象深刻。他對著我們這些年輕人說,不要要求別人加薪、升職,甚至對你好,人只要非常認真、努力的工作與生活,自然而然會有更好的機會、人事物出現在你身邊。多充實自己、踏實過每一天,比要求別人容易的多。講到這,他提出了一個最大的例子,創辦育幼院40多年至今,他沒有向別人要求過任何捐贈,但至今每年收到比育幼院實際需要多上4、5倍的物資,多出來的物資他全數捐給更需要的單位機構,把多出來的資源分享給其他人。
這是我嚮往的,常說施比受更有福,我喜歡幫助人背後那種踏實感。過去的我是幸運的,是政府補助之內的對象,而我也長大成人了過的很好,因此非常想以我的微薄之力,回饋社會,讓身邊的人、甚至讓社會可以變的更好。林伯伯說,因為他這樣多年來的幫助別人,多了福報,也讓自己能長壽健康、遠離災劫。
我朋友前一晚回答我說,擔任志工除了充實生活,比起整天宅在家裡抱怨人生來得好。志工常常與人接觸,可以與不同領域、不同地方的人接觸交流,收獲也不盡相同,每個人必有你值得學習與欣賞的部分。長期下來學習與接觸,收穫的不僅是人際關係還有自我能力,例如助學義賣,讓我學習到如何做生意,也讓我與經驗豐富的婆婆媽媽談話交流人生經驗。
「內心踏實、回饋社會、學習新知」—做慈善的收穫,遠超過自己的想像。
過年寒風細雨紛飛,但我的心溫暖幸福。
#201802-1 NiNG 甯